一.什么是骨質疏松癥?
”
低骨量,骨的微結構破壞
↓
骨強度降低,骨脆性增加
↓
容易發(fā)生骨折
↓
一種全身性代謝性骨病
骨質疏松癥定義:是一種以骨量低下,骨微結構破壞,導致骨脆性增加,易發(fā)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。
“
二.骨質疏松的分型
1.原發(fā)性---
絕經后骨質疏松、老齡性骨質疏松、特發(fā)性骨質疏松。
2.繼發(fā)性---
藥物、內分泌系統(tǒng)疾病等引起。
“
三.骨質疏松癥特點
1.無聲無息”
2.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知道;
3.女性比男性多;
4.隨著年齡增加,骨質疏松癥的患病率亦相繼上升。
“
四.骨質疏松的臨床表現
1.疼痛
2.脊椎變形
3.脆性骨折
“
五.防治骨質疏松藥物
? (一)鈣劑(如碳酸鈣)、維生素D及其活性代謝物(骨化三醇、阿法骨化醇)——促進骨礦化——抑制骨吸收、促進骨形成。
A.鈣劑——碳酸鈣
【適應證】
1.鈣缺乏癥——骨質疏松、手足抽搐癥、骨發(fā)育不全、佝僂病;
2.鈣的補充——妊娠、哺乳期、絕經期婦女。
【注意】服用洋地黃類藥物期間禁用。
B.維生素D
①增加小腸和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,抑制甲狀旁腺增生,減少甲狀旁腺激素合成與釋放
——抑制骨吸收。
②增加轉化生長因子-β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-Ⅰ合成——促進膠原和骨基質蛋白合成。
③調節(jié)肌肉鈣代謝,促進肌細胞分化,增強肌力,增加神經肌肉協調性,減少跌倒傾向。
C.阿法骨化醇——即1α-OH-D3,作用同骨化三醇。
【適應證】
①絕經后及老年性骨質疏松。
②慢性腎衰竭尤其是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腎性骨營養(yǎng)不良癥。
③術后/特發(fā)性/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。
④佝僂病——維生素D依賴性、低血磷性維生素D抵抗型。
? (二)抑制骨吸收藥:雙膦酸鹽類、替勃龍、雌激素類、依普黃酮、雷洛昔芬、降鈣素。
A. 唑來膦酸
【適應證】
①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。
②惡性腫瘤溶骨性骨轉移引起的骨痛;多發(fā)性骨髓瘤引起的骨骼損害;惡性腫瘤引起的高鈣血癥。
③變形性骨炎(Paget?。?
B.鮭降鈣素
【適應證】
①絕經后及老年——骨質疏松癥;各種骨代謝疾病所致的骨痛;
②乳腺癌、肺癌、腎癌、骨髓瘤,以及其他惡性腫瘤骨轉移所致的大量骨溶解和高鈣血癥;
③甲狀旁腺功能亢進、缺乏活動或維生素D中毒導致的變應性骨炎、變形性骨炎;
④高鈣血癥、高鈣血癥危象。
【注意】降鈣素和依降鈣素可能誘發(fā)哮喘發(fā)作,由小劑量開始在2周內逐漸加量,可減輕對于支氣管哮喘病史者的刺激。宜同時補鈣。
C.雷洛昔芬——對骨代謝產生激動效應,降低椎體骨折的發(fā)生率,保持骨量和增加骨礦鹽密度;僅用于預防絕經后婦女的骨質疏松癥。不適用于男性。
D. 依普黃酮——增加雌激素的活性,對骨代謝產生激動效應;但不具有雌激素對生殖系統(tǒng)的影響。具有雌激素樣的抗骨質疏松特性。
? (三)刺激骨形成藥:氟制劑、甲狀旁腺激素、生長激素、骨生長因子。
特立帕肽——唯一基于甲狀旁腺激素(PTH)研發(fā),可用于治療絕經后女性或男性骨質疏松的PTH形式。
【適應證】:顯著降低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——椎骨和非椎骨骨折風險。